为什么男朋友总在我生气的时候讲道理?

作者 / 木棉959

以前我看到这个问题,也觉得它是钓鱼引战:讲道理多好啊,每次讲道理都是加深对爱人了解的好机会呀。

直到我跟男朋友真的吵架了,我突然理解了有这种想法的人:他们所说的“哄”也许并不是要哄,而是要安抚。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学校里,我觉得还是吵不起来的,因为我们会把讨论这件事的时间点放在晚上在校园里散步时,或者其他面对面的时候,我再怎么想哭,在他怀里就能很快止住。但我们异地几月了,隔着屏幕干讲道理,很容易让人感觉“你不认为我的感受是合理的”

今天来聊聊“讲道理”和“安抚”。

当我们生气的时候,我们是听不进道理的

到了该睡觉的时间,小朋友却还赖在妈妈屋里不走。妈妈说:“咱们说好今天你要自己睡觉了,快去你屋里吧。”

“我不!我就要跟妈妈一起睡!!”

“这不行,咱们来讲讲道理,咱们不是说好了的吗?”

“不要!”说完,小朋友就开始在床上撒泼打滚。

“你记得妈妈说,定了规则要怎么样吗?”

“哇……”看妈妈不答应,小朋友哭了。

这家隔壁住着一对情侣,两人听到哭声,相视无奈:又开始啦。

“咱们上次说要在这面墙上贴隔音海绵来着,咱什么时候贴呀?”

“哈哈……其实我觉得有点奇怪,而且一面墙应该也没那么有效啦。”

“啊?你上次不还夸我小机灵鬼来着,你骗我?”

“不是呀,我以为你上次是在开玩笑嘛,我本来是觉得不能让你扫兴,以为这样能让你开心才这样说的,我觉得这不是在骗你呀。”

“你还狡辩!!!”

“我只是想告诉你我的真实想法啊。”

“我真的很生气,而且你还不哄我。”

“我不想服软哄你了事,我想让你知道我的想法。”

事情到了这里,两家人都有些冒火又泄气。

一个人想:为什么你跟我说话,跟隔壁小孩一样“不讲道理”呢?

而另一个人想:我都这么气了,你怎么还不安抚我呢?

如果我们分别站进几个人的角度,会觉得大家都有道理:孩子需要妈妈的安抚才能睡着;妈妈觉得规则很有必要;感受到被欺骗的伴侣想要安抚和道歉,这很合理;认为自己出于好心的伴侣想要心平气和好好解释讲讲道理,本来也没什么问题。

但是很显然,两家的沟通都是错位的,两个成年人间就像隔壁的大人和小朋友。解释的人会把愤怒理解成“小朋友般不可理喻”,愤怒的人会把道理接收为“你的情绪不应该出现”的指责,所以即便两个人都没有犯严重的错误,仍然能吵个昏天黑地。

心理学领域有过一个有趣又影响深远的“三重脑假说”,认为我们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,越是负责基础功能的脑在进化中出现得越早:先是负责心跳、呼吸、睡眠等功能的脑干、小脑、基底核,然后是参与情绪功能、记忆功能的边缘系统,最后才是跟语言、思维、自控有关的新皮层。虽然这个假说有一定过度简化的地方,但其所揭示的现象确有其事:情绪会先于思维出现,情绪也会干扰我们的思考和自控力。

处于强烈的情绪之中,比如极度愤怒时,我们是很难听得进道理的。

当我们生气的时候,我们多数是在害怕不被爱

虽然生气的人看起来强势又蛮横,他们可能唠叨不讲理、批评攻击、追赶纠缠、锲而不舍、永不示弱,但其实,他们的内在可能并没有这么强硬。

情绪聚焦疗法(EFT)认为,人们的情绪像是一座冰山,表露在外的只是一小部分,而潜在水下的,是深层的害怕、伤心,他们害怕被拒绝,因为别人的不喜爱而难过;冰山的更底层是人天生的依恋需求,人们之所以有上层表现出的情绪,很可能是因为感受不到与别人稳固的情感连结、害怕自己不被爱

依恋是哺乳动物求生存的本能,哺乳动物的婴幼儿如果失去了父母(或其他主要照顾者),那自己也很难存活下来,因此依恋是种族延续生命的必要因素。在危急的情况下,维持与父母的亲近,可以得到父母的照顾和保护,得到安抚并降低情绪的激动程度,然后重新回复到自认为安全的状态,以继续对外在世界的探索。小朋友需要妈妈陪着才能睡着,这就是想获取安全感。

而在长大成人之后,往往是伴侣替代父母成为我们的安全基地,有了安全的成人依恋关系,我们就更有自信与安全感去因应外界的挑战,可以更自在地向外探索。但如果我们觉得当下的依恋关系不够安全稳固时,比如感觉自己被骗了,于是感觉不到足够的支持关爱时,我们就有可能更容易变得情绪激动,害怕、愤怒,甚至于超过了脑神经系统可以负荷的程度,造成认知功能暂时失调,而让情绪成为此刻的主宰。

道理要讲,但情绪要先安抚

事实上,这个问题下往往吵成一团,大部分人支持讲道理,但也有人也会觉得“你是觉得我不懂道理吗?”

其实,生气的人首先需要的,的确不是道理,但也不是单纯的服软、哄人,而是安抚。

EFT 治疗师认为,大部分家人、伴侣之间的吵架,并非因为不相爱,也不是因为某人有人格障碍,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满足自己和对方的依恋需求,他们尝试的各种方法不只没有正面效果,往往还让对方觉得更不被关爱,从而产生生气、挫折、伤心、受伤、害怕、羞愧、歉疚、后悔等负面情绪;这些情绪累积曼延到生活的各个层面,影响两人互动的方式、对彼此的态度,导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,进一步更难以体会到对方的善意和脆弱,倾向于将对方的一举一动视为恶意攻击,以至于无法传达正面温暖的信息,负面防卫信息被放大,任何的尝试都变得无效。

跳出这种无效恶性循环的最重要的第一步,就需要承认情绪的正当性,先安抚情绪。

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很简单的办法:接触和重复。拥抱也好,握住手也好,然后温和、缓慢、轻柔地用对方刚刚使用的情绪词来描述对方的情绪,表达自己的理解,比如,故事二中的情侣就可以抱住生气的那个人说“我知道你感觉被骗了、很生气,我说的话让你感觉我在狡辩在欺骗,我知道了”。这就像我们安慰哭泣的小朋友时,我们会一面反复轻拍孩子、一面重复地说我在这里、我知道我知道等等。

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,情绪激动时我们是听不下去道理的,重复可以帮助对方在情绪激动、认知功能受影响、难以思考时,多留一些时间来接收处理这些信息。这样的应对方式,也可以帮助发脾气的本人逐渐学习到自我安抚的方法,在下次要吵起来的时候,知道自己是在害怕和担心,不至于被古老的情绪脑完全控制住。

不要因为表层爆发的情绪,而毁了深爱的安全港湾。

来源:知乎

相关推荐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为什么男朋友总在我生气的时候讲道理?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